粉丝提问:为什么感觉小沈阳在大湾区唱的很好?比很多职业歌手好很多?就是口音有点重,像二人转。
答:因为咽音。小沈阳是强咽音唱法,苏醒恰恰缺乏咽音,优点是嗓子亮、高音强。但缺乏律动、细节弱。
这个问题从声乐的角度来说,就是:咽音技术导致的唱功差异。苏醒是41岁,小沈阳是44岁,他们两个人的年龄是差不多的,但是在音域上小沈阳依旧可以比较轻松的完成A4、B4的长音真声高音,但是苏醒依旧只能演唱E4、F4左右的真声,相比于小沈阳有一个五个Key左右的差距。为什么?
从技术上说,是因为小沈阳对于咽音技术比较擅长,而苏醒恰恰缺乏了咽音。咽音的优点有三个:
1:音色亮。小沈阳的嗓子还是很亮,其实当下的华语主流男歌手都是走咽音这条路。孙楠、张杰两位声乐大咖,包括王力宏都是走咽音。但是他们的咽音相比于小沈阳是存在不同的,流行声乐对于咽音的音色运用,会偏向于金属芯听感的混声逻辑。也就是强混声这种,保留真声和借用部分咽音完成,具有明亮度,有具有真声质感的强混声音色。
但是小沈阳的咽音比例过大,成为了二人转类型的同质化音色。这是小沈阳的局限性所在,他的演唱并不具备太多流行声乐追求的律动和个性化。
苏醒的音色,就是属于典型的真声质量较低,而且明亮度几乎没有造成的音色断档。相比之下,小沈阳的咽音的确会更符合我们大众的听感。
2:护嗓。小沈阳之所以可以完成较高的音域和下限不错的的表演,是因为咽音具有非常强的护嗓功能。而苏醒因为早期2007是唱R&B的,当时的声乐环境就是提高喉位用假声唱高音的R&B转音,这是非常损伤声带的。不管是陶喆还是其他R&B歌手其实都是倒嗓非常严重。尤其是高音假声环甲肌过度使用后的松弛化,是不可逆的。实际上,小沈阳本次大湾区的表现是基于咽音的护嗓效果,让他完成了较高的音乐口碑。
咽音是如何完成护嗓的?答案是:肌肉的维持。咽音的本质是将腔体压力从声带闭合转移到咽喉腔的肌肉,如同一个双簧管的拟声效果,声带是簧片,而咽喉的肌肉收缩来控制共鸣腔体的大小去控制高音。这就造成了咽音的音色是非常同质化单一化,也就是小沈阳的高音是不具备太多的动态能力。但是因为咽音的腔体很大,会要求咽喉部肌肉非常发达,而肌肉是可以抵过衰老的本质。所以咽音的护嗓是通过咽音这个技巧必须需要较多的咽喉部肌肉,进而减少声带损耗来完成。比如说当下,王力宏他的逻辑就是咽音化,部分的尖叫越来越像小沈阳了。
3:音域高。普遍而已,咽音可以轻松完成A4、B4、C5、D5这个黄金高音的表现,比如说早期的张雨生和刀郎的作品,都是基于咽音的高音美感,完成了市场化的铺垫。同样的孙楠、张杰这两位歌手也是华语之中对于咽音运用非常具有艺术化理解的歌手。他们相比于小沈阳而言,将咽音的同质化音色弱化,保留更多真声质感和强弱对比的艺术张力。
那么此次,小沈阳和苏醒的唱功差异性,其实并不是小沈阳收到过怎么样的音乐教育,也不是苏醒的唱功有多么大的问题,而是小沈阳通过咽音技术完成了抵过时间衰老的保值性,让他依旧具有较高的音域表现。
基于咽音,华语歌手可以分为五档:不具备高音的歌手、咽音过度的歌手、混声咽音歌手
从大湾区上我们也能看到了整个华语音乐可以在唱功上分为的五类歌手,其中王力宏、单依纯、苏醒、小沈阳、以及其他偶像歌手五人可以算作五类歌手。
1:苏醒。本身口碑好,但是唱功受限于年龄、机能、唱法。不具备高音能力。这种真假声唱法还是集中于早期
2:小沈阳。本身天赋极高,有过二人转这种民间演唱的经历,二人转、戏曲、京剧这种传统民族唱法,都是走向了咽音逻辑。尤其是郭德纲的京剧唱法,都是属于一招鲜的同质化高音亮嗓子咽音。本质上没有太多的流行性对比张力。走的就是要一嗓子足够亮的逻辑。这种唱法,在流行音乐之中被叫做Belting唱法。
3:王力宏。不断进步,利用咽音的护嗓和音域优势,学习混声逻辑,慢慢让自己具有较高的音域、弱混、平衡混。但是实际上整体的真声机能天赋是较差的,最早的时候音域只有Eb4,所以强混是一个严重的短板。
4:孙楠。完美的咽音强混声,将咽音的明亮度开发到极限,但是同时保留了自己的真声质感,虽然整体上还是存在一些比较适合大歌的咽音风格,但是在细节上孙楠是目前为止——整个华语音乐将咽音和流行混声唱法的强弱对比融合的最好的那一个人。因为咽音的强弱细节处理是非常难的。
那么他们的唱功差别就在于:对于咽音和流行音乐艺术的认知有着较大的出入,处于不同的市场,赚取不同的受众利润。
苏醒认为:音乐可以不用太高的调式、高音、音域,声乐的部分表现可以降低。集中于不需要太多演唱硬性门槛的说唱音乐方式和音乐后期制作之中,整体的旋律其实是只有中低音区,缺乏高音区。这对于音乐制作而已,其实是存在较大的短板。受众偏向于偶像市场和综艺市场。并非是主流的音乐演唱会和专辑、声乐竞技市场。
小沈阳:认为的音乐是高音、服务型的民族下沉娱乐。音乐的认知是唱的高、嗓子亮。并没有去走入流行音乐的艺术体系——强弱对比、咬字化之中。你们对应的受众是:民族类、通俗类受众,对于流行音乐艺术并不是很关系,但是对于高音的需求较大。
王力宏认为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和演唱能力,具有丰富的音乐强弱对比,艺术张力,和艺术主张。这就是主流。
孙楠认为的音乐:是大国的强势充沛感。他的演唱逻辑,充满了高质量、高真实、高音域和高阅历。这种表现对于歌手而言,非常适合走通俗类、国家类音乐舞台。对于大歌的演绎,基本上孙楠依旧是男一号。
但不管如何,们会看到:王力宏、孙楠他们都和小沈阳一样,对于咽音的运用已经非常是娴熟,而且具有自身的艺术主张。流行音乐的本身还是艺术,他需要一定的门槛和较高的思考沉淀。而声乐门槛其实是不断的提高,如果不具备咽音,慢慢会被淘汰。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倍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